關于舉辦第四屆課堂教學創新大賽院級選拔賽的通知
各位老師:
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,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落實“以本為本、四個回歸”的要求,深入推進新工科、新文科建設,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發展,不斷激發課堂教學活力,發揮課堂育人主陣地作用,根據學校安排,電子工程學院組織開展第四屆課堂教學創新大賽院級選拔賽,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大賽宗旨
引領教師創新教學理念、教學內容、教學方法、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。
引導教師合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,積極投入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實踐。
以賽促教,以賽促創,以賽促學,持續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。
二、參賽條件
(1)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,忠誠黨的教育事業,師德良好,熱愛學生,為人師表,近三年無教學事故;
(2)參賽教師應在職在崗,年齡在55周歲以下(1968年1月1日以后出生);
(3)近三年主講過本科課程(授課對象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),且有一門課程≥32學時;
(4)已獲前幾屆陜西省大賽一等獎的教師不再報名參賽。
三、組別設置
大賽設三個大組,分別為新工科組(包括理學、工學)、新文科組(包括哲學、文學、管理學、經濟學、藝術學、體育學等)和課程思政組。每位教師只能報名一組
四、院級選拔賽流程
(1)有意報名參賽的教師請于12月1日18:00前將電子版報名匯總表(附件1)發至郵箱liyuyan@xidian.edu.cn。
(2)12月上旬,學院聘請專家組織院級選拔賽。參賽教師結合教學大綱與教學實踐,進行不超過15分鐘的教學設計創新匯報,專家根據匯報情況進行評分。評審標準詳見附件2、附件3。
(3)12月中旬,學院根據參賽成績擇優推薦參加校賽。
五、后續安排
(一)學校培訓
學校競賽辦公室于12月中下旬,對進入校級預賽的老師開展培訓,主要包括規范撰寫教學創新成果報告、總結凝練創新成果等。各參賽教師將完善后的申報材料于12月30日前報送至學校競賽辦公室。
(二)校級預賽
校級預賽擬于2023年1月舉行,主要以網絡評審的方式舉行。包括課堂教學實錄視頻、教學創新成果報告(課程思政創新報告),根據網絡評審成績確定進入校級決賽名單。
(三)校級決賽
校級決賽擬于2023年2月下旬舉行,決賽分為新工科組、新文科組、課程思政組三個組進行。參賽教師結合教學大綱與教學實踐,進行不超過15分鐘的教學設計創新匯報,專家評委依據選手的匯報進行5分鐘的提問交流,滿分為100分。校級決賽最終得分由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成績(占比40%)、教學創新(課程思政創新)成果報告(占比20%)和教學設計創新匯報(占比40%)三部分組成,評審標準詳見附件2、附件3。
(四)材料要求
1.教學創新成果報告(課程思政創新報告)
教學創新成果報告(課程思政創新報告)應基于參賽課程的教學實踐經驗與反思,體現教學創新成效。聚焦教學實踐的真實“問題”,通過課程內容的重構、教學方法的創新、教學環境的創設、教學評價的改革等,采用教學實驗研究的范式解決教學問題,明確教學成效及其推廣效應。課程思政創新報告應立足于學科專業的育人特點和要求,發現和解決本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的真實問題。報告包括摘要、正文,字數4000字左右為宜。支撐材料目錄及原件掃描件樣例詳見附件4。
2.課堂教學實錄視頻及相關材料。
課堂實錄視頻為參賽課程中兩個1學時的完整教學實錄,具體要求見附件5。與課程教學實錄視頻配套相關材料包括:參賽課程的教學大綱、課堂實錄視頻內容對應的教案和課件,其中教學大綱主要包括課程名稱、課程性質、課時學分、學生對象、課程簡介、課程目標、課程內容與教學安排、課程評價等要素。
參賽作品及材料需為本人原創,不得抄襲他人作品,侵害他人版權,若發現參賽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權,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內容,則一律取消參賽資格。
六、獎勵辦法
(一)校級決賽獎項設置
分別設置個人獎和優秀組織獎。
1.個人獎。根據校級預賽人數設獎,其中一等獎10%,二等獎20%,三等獎30%。學校將為獲獎教師頒發證書。
2.優秀組織獎。根據各學院預賽組織效果和校賽獲獎情況,評選優秀組織獎2~3名。
(二)大賽獎勵
大賽結果計入個人教學業績,作為績效考核、評優評先、崗位聘任和職稱評審的重要參考。
(三)省賽推薦
根據陜西本科高校課堂教學創新大賽要求及分配名額,結合校級決賽結果、省賽分組,擇優推薦優秀教師參加省級競賽。經公示審核后,2023年3月上旬報省教育廳。
七、聯系方式
聯 系 人:李雨煙
聯系電話:81891663-204
辦公地址:南校區圖書館438辦公室
附件:
電子工程學院
2022年11月25日